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笔记 幼儿园管理实践与理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幼儿园管理
(一)幼儿园管理的概念
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幼儿园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建设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确保保教质量的提高,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家长的双重任务。
这里的幼儿园泛指一切托幼机构、即收托0~6岁幼儿的各类学前教育的组织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
托幼园所作为学前教育的组织机构,是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性机构,它与社会、社区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机构的组织管理,即微观的幼儿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研究如何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等管理软件系统将师资、设备及资金等硬件指标合理地组织利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保教中心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达到培养好幼儿、服务好家长的办国目标。以往对幼儿园管理仅限于这种狭义的理解。应当认识到,幼儿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幼儿园等托幼机构也不是封闭组织,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系统或社会环境中,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幼儿园管理宜持较宏观的即广义的理解。可以将幼儿园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看做是园所的内部环境。搞好园所管理不仅要组织、协调好内部因素,还要注重考察各方面的外部条件与因素对组织机构的影响。如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行政体制、制度法规、教育规划督导;社会需要与家长需求;幼儿园所处社会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社会风气、民风民俗,以及国所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关系等,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托幼园所要发挥管理效益,就要注重与外界的联系沟通,主动积极地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要搞好对外服务,发挥社会效益,同时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幼儿园管理的要素与内容
幼儿园的设置及其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和资源,如师资、设备、资金等等。这里我们结合幼儿园管理实际,从管理资源的角度,分析管理要素,明确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内容,探讨各要素和各方面管理对象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人、财、物是L园的物质资源,这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有形的管理对象。其中,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物质资源,财、物等非能动性的物质资源只有人来掌握、支配和使用,才能够发挥作用。在人、财、物这三项基本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管理特别要注重做好人的工作。
幼儿园管理的资源性要素除了人、财、物,还包括时间和信息。“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组织的管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进行 的。将时间这种无形的管理资源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内容,是现代管理观念的体现。幼儿园管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
有效的幼儿园管理活动还离不开信息。信息是指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信息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重要的管理资源。有效的管理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获取信息,了解组织的目的是否达到,并协调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因而有人甚至提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管理过程看做是接收、交换和传输信息的过程。
幼儿园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社会积极交往、联系、沟通,实现信息、能源、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转换、吸收,同时,通过综合组织、协调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地确立幼儿园的目标规划,设置适宜的组织机构,合理组织力量,配置和利用资源,使幼儿园工作顺利运行和取得良好效果。
幼儿园管理工作是以育人为中心和目的的。在幼儿园中,直接作用于受教育对象即幼儿的是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而对教育活动加以组织的是各项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幼儿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幼儿园管理基本状态,即幼儿园的组织制度、工作目标与管理运行过程等管理职能活动;二是幼儿园人员管理和领导,涉及作为幼儿园管理者、领导者的园长及其领导工作,园所领导者与管理者同兼为工作主体与管理对象的教职工的关系,保教队伍建设;三是实务管理或工作管理,即保教前勤工作与总务后勤工作;四是幼儿园公共关系,主要包括幼儿园与教育行政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关系。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及幼儿园与社会社区环境的协调,双向互动与服务。本书在阐明管理基本概念和对管理思想演进作简要介绍基础上,逐一对以上四方面内容展开讨论。
二、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社会公共幼教机构出现在清末和民国初期,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幼儿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到解放前,发展数量仍很有限。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幼教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近20余年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教育也如日中天。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托幼机构,幼教的规模、受益范围在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正在从城市走向农村,从数量扩大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关键在于管理。幼儿园管理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进行办园体制与园所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多样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幼教管理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索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改革幼儿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被确定为战略重点,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908年12月,教育部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出了“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确立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是这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是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问题提出的。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涉及教育结构和体制以及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要搞好幼儿教育,在幼儿阶段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就要认真研究影响幼教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各方面工作及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要通过科学管理,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探索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管理理论的需要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幼教事业有了重大发展,长期的幼儿园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但是使之系统化、概念化,上升为理论形态还很不够,学科仍处于初创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态度,认真进行研究,探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园效益的客观规律;要以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实践为出发点和中心,深入总结与教训,同时结合我们的实际,对国外有关管理的理论方法及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有选择地借鉴、吸收、消化,为我所用。
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要携起手来,共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四)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提高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举办幼儿园,师资、设施与经费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生源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幼儿园管理水平如何,则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人们常说,一个好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园所的管理者、领导者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师。当前,有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教师或教学骨于正在走向园所的管理和领导岗位,要注重通过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问题,深刻认识我国幼教的性质、特点,了解掌握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真正成为园所管理的内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管理效益,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方法
研究幼儿园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对幼儿园管理中的某个方面的问题或某项工作进行了解,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经验介绍、问卷或查阅记录等方式对有关问题做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有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前者是对符合调查目的要求的全部对象做调查;后者是从全部对象中抽取一定代表作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揭示总体的状况。研究幼儿园管理问题常常需要做个案研究或典型调查,通过深入现场,对具有明显特点或典型的事例做调查,解剖麻雀,认识规律。如对某个特定的试行办园新体制的民办园做调查,了解取得的成绩、经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好调查计划与提纲,要认真做调查记录,对所收集的资料及时加以整理,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探索有关教育与管理的规律。
(二)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来了解和研究有关幼儿园管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分析和比较,发现幼儿园管理中的一些规律。包括纵向历史文献研究和横向的(国际间、地区间、校际间)不同地域的文献研究,前者易于发现教育管理中某方面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后者则可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相互间的共性与差异,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也称作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注意收集足够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观点。
(三)实验法
这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设想或思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实践,以试验和检验某种管理方案,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实验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探索性质或验证性质,可以是单项因素实验或综合性实验。运用时,要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好实验对象,周密计划,并依程序付诸实施,收集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四)案例法
案例法是研究管理现象的一种独特方法,为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创。这是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矛盾或典型经验编写成案例,供学习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研究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法的例子都是来自于实际,因此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较高。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去归纳观点和结论,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有利于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运用案例法的关键是选择和编写好案例。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探索幼儿园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幼儿园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来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有时,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多种方法的协调配合和综合运用。总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获得科学的结论。
(一)幼儿园管理的概念
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幼儿园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建设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确保保教质量的提高,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服务家长的双重任务。
这里的幼儿园泛指一切托幼机构、即收托0~6岁幼儿的各类学前教育的组织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
托幼园所作为学前教育的组织机构,是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性机构,它与社会、社区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机构的组织管理,即微观的幼儿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研究如何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通过计划、组织、指挥等管理软件系统将师资、设备及资金等硬件指标合理地组织利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保教中心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达到培养好幼儿、服务好家长的办国目标。以往对幼儿园管理仅限于这种狭义的理解。应当认识到,幼儿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幼儿园等托幼机构也不是封闭组织,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系统或社会环境中,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幼儿园管理宜持较宏观的即广义的理解。可以将幼儿园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看做是园所的内部环境。搞好园所管理不仅要组织、协调好内部因素,还要注重考察各方面的外部条件与因素对组织机构的影响。如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行政体制、制度法规、教育规划督导;社会需要与家长需求;幼儿园所处社会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社会风气、民风民俗,以及国所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关系等,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托幼园所要发挥管理效益,就要注重与外界的联系沟通,主动积极地与外部环境协调适应,要搞好对外服务,发挥社会效益,同时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幼儿园管理的要素与内容
幼儿园的设置及其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和资源,如师资、设备、资金等等。这里我们结合幼儿园管理实际,从管理资源的角度,分析管理要素,明确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内容,探讨各要素和各方面管理对象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人、财、物是L园的物质资源,这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有形的管理对象。其中,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物质资源,财、物等非能动性的物质资源只有人来掌握、支配和使用,才能够发挥作用。在人、财、物这三项基本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管理特别要注重做好人的工作。
幼儿园管理的资源性要素除了人、财、物,还包括时间和信息。“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组织的管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进行 的。将时间这种无形的管理资源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内容,是现代管理观念的体现。幼儿园管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
有效的幼儿园管理活动还离不开信息。信息是指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信息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重要的管理资源。有效的管理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获取信息,了解组织的目的是否达到,并协调组织与外界的关系。因而有人甚至提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管理过程看做是接收、交换和传输信息的过程。
幼儿园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社会积极交往、联系、沟通,实现信息、能源、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转换、吸收,同时,通过综合组织、协调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地确立幼儿园的目标规划,设置适宜的组织机构,合理组织力量,配置和利用资源,使幼儿园工作顺利运行和取得良好效果。
幼儿园管理工作是以育人为中心和目的的。在幼儿园中,直接作用于受教育对象即幼儿的是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而对教育活动加以组织的是各项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幼儿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幼儿园管理基本状态,即幼儿园的组织制度、工作目标与管理运行过程等管理职能活动;二是幼儿园人员管理和领导,涉及作为幼儿园管理者、领导者的园长及其领导工作,园所领导者与管理者同兼为工作主体与管理对象的教职工的关系,保教队伍建设;三是实务管理或工作管理,即保教前勤工作与总务后勤工作;四是幼儿园公共关系,主要包括幼儿园与教育行政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关系。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及幼儿园与社会社区环境的协调,双向互动与服务。本书在阐明管理基本概念和对管理思想演进作简要介绍基础上,逐一对以上四方面内容展开讨论。
二、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社会公共幼教机构出现在清末和民国初期,由于国家积贫积弱,幼儿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到解放前,发展数量仍很有限。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幼教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近20余年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教育也如日中天。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托幼机构,幼教的规模、受益范围在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正在从城市走向农村,从数量扩大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关键在于管理。幼儿园管理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进行办园体制与园所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多样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幼教管理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索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改革幼儿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被确定为战略重点,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908年12月,教育部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出了“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确立了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是这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
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是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问题提出的。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涉及教育结构和体制以及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要搞好幼儿教育,在幼儿阶段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就要认真研究影响幼教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各方面工作及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要通过科学管理,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探索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管理理论的需要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幼教事业有了重大发展,长期的幼儿园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但是使之系统化、概念化,上升为理论形态还很不够,学科仍处于初创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态度,认真进行研究,探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园效益的客观规律;要以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实践为出发点和中心,深入总结与教训,同时结合我们的实际,对国外有关管理的理论方法及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有选择地借鉴、吸收、消化,为我所用。
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要携起手来,共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
(四)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是提高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举办幼儿园,师资、设施与经费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生源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幼儿园管理水平如何,则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人们常说,一个好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园所的管理者、领导者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师。当前,有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教师或教学骨于正在走向园所的管理和领导岗位,要注重通过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问题,深刻认识我国幼教的性质、特点,了解掌握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提高其素质和能力,真正成为园所管理的内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管理效益,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三、学习和研究幼儿园管理的方法
研究幼儿园管理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对幼儿园管理中的某个方面的问题或某项工作进行了解,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经验介绍、问卷或查阅记录等方式对有关问题做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有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前者是对符合调查目的要求的全部对象做调查;后者是从全部对象中抽取一定代表作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揭示总体的状况。研究幼儿园管理问题常常需要做个案研究或典型调查,通过深入现场,对具有明显特点或典型的事例做调查,解剖麻雀,认识规律。如对某个特定的试行办园新体制的民办园做调查,了解取得的成绩、经验、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好调查计划与提纲,要认真做调查记录,对所收集的资料及时加以整理,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探索有关教育与管理的规律。
(二)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来了解和研究有关幼儿园管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分析和比较,发现幼儿园管理中的一些规律。包括纵向历史文献研究和横向的(国际间、地区间、校际间)不同地域的文献研究,前者易于发现教育管理中某方面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后者则可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相互间的共性与差异,并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也称作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注意收集足够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得出观点。
(三)实验法
这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设想或思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实践,以试验和检验某种管理方案,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实验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探索性质或验证性质,可以是单项因素实验或综合性实验。运用时,要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好实验对象,周密计划,并依程序付诸实施,收集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四)案例法
案例法是研究管理现象的一种独特方法,为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首创。这是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矛盾或典型经验编写成案例,供学习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研究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法的例子都是来自于实际,因此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也较高。研究者通过案例分析去归纳观点和结论,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有利于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运用案例法的关键是选择和编写好案例。实践证明,案例法也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探索幼儿园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幼儿园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来选择运用适宜的方法。有时,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多种方法的协调配合和综合运用。总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获得科学的结论。
本文标签:天津自考 管理类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笔记 幼儿园管理实践与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tj.com)
《天津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