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第三章复习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识记: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青少年时期,是在隐居读书、漫游求仙和任侠中度过的.曾入京,供奉翰林,后遭谗毁,被迫离开长安.
简单运用:李白的思想性格特点.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一、在思想上,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特别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李白把这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李白一生的主导思想.
二、任侠与求仙是其一生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他的侠胆、仙趣、狂饮极大地刺激着其个性中高傲狂放的因素,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和倨傲达观的性格.
三、在李白的性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这正是他的自由性格的生发点.从自然与神仙中,他想得到一种使心境得以宁静和使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歌行
识记:李白乐府诗创作在创新上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是借古题写现实,二是用古题写己怀.
理解:李白的乐府诗《将进酒》,借古题写己怀.
此乐府旧题含有以饮酒放歌为言之意.诗人据此进行联想,抒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壮气概,将及时行乐的狂饮写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地步,还充分显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
简单运用: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及其对唐代歌行格式转变的贡献.
一、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二、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三、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四、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识记:李白绝句的特点.
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理解:李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风格特征.
这是一首写片刻超然意趣的佳作,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诗人将这种心领神会的感受信口说出,但在人与山的冥会中,似有未曾说出且不必说出的无限情思,韵味无穷.
简单运用:李白绝句的个性特色,清新俊逸,其《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一、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形成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
二、李白的七绝,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几首诗: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的自然天成之作.
三、李白的绝句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乐府歌行的表现手法.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1.识记: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
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个性特点.
李白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简单运用: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的想象,意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
2.识记: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明快,不加雕饰
简单运用: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他诗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有着巨大的魅力.
二、他的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综合运用: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本文标签:天津自考 历史类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第三章复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tj.com)
《天津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