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发布日期:2019-07-29 11:15:48 编辑整理:天津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名词解释

5.1.游戏说

5.2.集体无意识说

5.3.模仿说

5.4.表现说

5.5.有意味的形式说

5.6.符号说

5.7.载道说

5.8.娱乐说

5.9.意象世界层

5.10.兴象

5.11.喻象

5.12.意象的物态化

5.13.艺术的审美功能

参考答案

5.1.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席勒更认为,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有的理想活动。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

5.2.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在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其合理之处在于,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5.3.模仿说是古希腊时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艺术家还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模仿说的合理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因而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根源。其根本缺陷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而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5.4.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可划入表现说。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依然是片面的。

5.5.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的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包括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脱离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5.6.符号说由当代美国哲学家苏珊o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该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朗格的符号说,综合了表现说和有意味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最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所以仍不能正确的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5.7.载道说(或教化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为了缘情。柳宗元亦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将文置于道的约束之下,先道而后文,批判矫情为文的风气,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但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

5.8.娱乐说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艺术家是借助于创造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同样,“娱人”也很重要,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特性和功能。

5.9.意象世界层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lO.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这个概念原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的最主要的特点一是要“天然”,二是要“隐蔽”。

5.11.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

5.1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以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呈现出来,如用线条、色彩、图形、文字、语言、节奏、旋律等形式符号来显现意象,这就是物态化,是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态,但还不是物质实存,还需物化后才能完成。

5.13.艺术的审美功能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
 

名词解释

6.1.他律性

6.2.形式符号性

6.3.开放性

6.4.艺术敏感

6.5.艺术想象力

6.6.灵感

6.7.期待视界

6.8.艺术鉴赏中的“观”

7.1.美育

7.2.消融查滓

7.3.《美育书简》

7.4.审美教育

7.5.完美的人

7.6.审美的人

参考答案

6.1.他律性是艺术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独立自足、自在自为的,而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的。首先,艺术品是为接受、欣赏者而存在的;其次,艺术品的意象是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心理创造的结果,其基本特质决定于创作主体;同时,艺术品中凝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只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欣赏活动,才能重新被激活,所以它也受制于接受主体。

6.2.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作为连接两个主体间的桥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要传达给接受主体需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一定的艺术品中,接受主体才可能借助这些符号来接受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与意象信息,并加以再创造,这里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的纽带。

6.3.开放性是指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有两头开放的艺术品才成为艺术品。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6.4.艺术敏感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6.5.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当艺术家通过艺术敏感获得创造的动力时,即开始了由敏感出发的艺术想象。

6.6.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6.7.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了每个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

6.8.“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这是凭借着主体的理解力,而达到的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审美感受。

7.1.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地利用审美的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狭义的美育则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7.2.消融查滓是朱熹提出的,他认为人因为私意人欲、违背自然规律的念头等渣滓而使生存状态欠佳,于是可以通过美育泄导人情,消融查滓,以实现天人和人际间的和谐,以此提升人格,完善人生。

7.3.《美育书简》是1795年席勒发表的着作,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着作。

7.4.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l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7.5.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人不是机器,最忌僵化和片面化,应该是有血有肉,有独立的价值,有对于欢乐和幸福的追求。一句话,他应该热爱关。审美教育要培养人们对于美的热爱,从而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目标。

7.6.审美的人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简答题

1.1.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

1.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1.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1.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1.5.为何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1.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1.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答:(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关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其包括四个方面:①艺术美,比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比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比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比如服饰的美。

1.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面对的物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的生命感受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也不同于社会科学面对的客观物化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即审美现象。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围。(2)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侧重一种冷静的理智的客观的态度,而美学则要求研究者更多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这也是人文学科的特点。

1.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答:(1)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2)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1.5.为何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答:(1)首先,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从大的方面讲,审美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的方面讲,审美有助于个体超越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机器工业对人的异化,使得人们对审美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其次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1.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答:(1)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2)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3)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4)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1.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答:(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2)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3)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简答题

2.1.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2.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2.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2.4.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2.5.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2.6.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2.1.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答:(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2.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答:(1)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2.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答:这是因为: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2.4.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

2.5.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答:(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中。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在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这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审美对象因此变成一种主客观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2)开放性:即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的结构之中。

2.6.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答:(1)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2)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3)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意识。(4)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5)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由上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种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以上是“2019年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下)”的全部内容,关于更多天津自考资讯,请关注《天津自考网微信公众号》或者点击在线咨询 >>

本文标签:天津自考 文学类 2019年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tj.com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tj.com/wenxue/22094.html



《天津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天津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