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是( )
A.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
B.记者与编辑的矛盾
C.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收者的矛盾
D.社会管理者与新闻传播者的矛盾
2.在新闻心理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方法论上称为( )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扬弃的原则
3.引起报刊编辑在工作中产生心理活动的主要客体是( )
A.新闻事实
B.采访对象
C.记者的稿件
D.领导的意图
4.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创始人是( )
A.班杜拉
B.华生
C.西蒙
D.纽厄尔
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记忆
B.思维
C.言语
D.气质
6.心理素质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通常认为在构成心理素质模型的四个心理系统中,属于最内层的是( )
A.行为习惯系统
B.心向系统
C.心态系统
D.能力系统
7.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在心理素质模型中,这些因素属于( )
A.心向系统
B.心态系统
C.能力系统
D.行为习惯系统
8.非智力因素中的"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往往可以起到( )
A.调节作用
B.制约作用
C.强化作用
D.导向作用
9.社会认知效应中的"首因效应",属于( )
A.最近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势效应
D.第一印象
10.在思维类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属于( )
A.理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发散思维
D.形象思维
11.撰写通讯这种文体,应侧重于运用( )
A.常规思维
B.理性思维
C.形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2.记者根据突发事件的出现及其变化来调整新闻的采写活动,这种思维策略属于( )
A.发散思维策略
B.聚合思维策略
C.理论驱动归纳策略
D.材料驱动归纳策略
13.新闻编辑在职业道德方面有见识的表现是( )
A.镇定果敢
B.清正廉洁
C.甘为"他人作嫁衣"
D.独具慧眼
14.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提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者( )
A.华生
B.乔治·凯利
C.霍夫兰
D.威特金
15.心理学中的"移情",包括两种含义:一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要( )
A.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B.站在大众的角度考虑问题
C.站在媒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D.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
16.一般情况下,受众最易于舍弃、忘记的信息是( )
A.刺激强度小的信息
B.自己初次接触的信息
C.投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D.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17.通过媒介的宣传,受众推翻了自己原有的心理倾向,而接受了新的观点,这种心理过程意味着( )
A.受众心理的产生
B.受众态度的形成
C.受众态度的改变
D.社会态度的改变
18.在新闻宣传中,提高媒介的可信性、增强说服力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是( )
A.反复宣传自己的主张
B.借用"他人之口",甚至"对方之口"
C.变"明示"为"暗示"
D.变"一面说"为"两面说"
19.有意识地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法,使其具有建设性、创造性,这种心理防卫机制被称为( )
A.注意力转移法
B.幽默法
C.精神升华法
D.自我安慰法
20.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 )
A.心理方式
B.心理治疗方法
C.心理适应性反应
D.自我保护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新闻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 )
A.现场观察法
B.访问调查法
C.档案分析法
D.心理测验法
E.定性分析法
22.新闻编辑的"胆"具体表现在( )
A.良好的敬业精神
B.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
D.镇定果敢
E.甘为"他人作嫁衣"
23.美国传播学者克拉帕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对信息接收的选择性行为,具体分解为( )
A.选择性需要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目的
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记忆
24.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新闻受众态度的构成要素是( )
A.需要
B.动机
C.认知
D.情绪情感
E.行为意向
25.心理的任务是( )
A.解决心理困惑
B.治疗心理疾病
C.培养良好心态
D.保持身心健康
E.解决世界观问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新闻心理
27.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
28.反应时
29.假设群体
30.亚健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采访对象的选择性.
32.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探讨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意义何在?
33.什么是"理论驱动归纳"思维策略?它有哪些特点?
34.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5.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心理影响,一般是通过哪些方式表现出来的?
36.新闻传播者的权威性指什么?为什么新闻传播者的权威性能够影响受众态度的改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7.试述新闻受众兴趣的含义、类型以及研究受众兴趣对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38.结论的"引出"与结论的"得出"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在新闻宣传中采用哪一种方式更能影响受众态度的改变?理由何在?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39.试用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社会认知理论分析以下实例,并说明其得失.
通讯《事业、爱情、家庭——著名科学家谢希德和曹天钦的故事》获得了1989年全国晚报好新闻奖.以下是该通讯作者孙洪康的采访心得:
1988年春,原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当选上海市政协主席,报社指令我去写专访.经我的再三请求,谢教授才答应在会议结束后,在下楼的间隙同我聊几句.三言两语成不了文,怎么办?我想只有跟踪追击.于是我骑上自行车,向华东医院进发.因为,当时谢希德的丈夫曹天钦因病住院,他也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到医院后,我很容易就打听到曹天钦的病房.
我本想请谢教授再补充几句就行了,可来到病房门前,侧首门里,只见曹先生呆愣愣地坐在轮椅上,谢教授正微笑着用汤匙喂他吃饭,嘴里还像哄小孩似地在絮叨着什么.这幕情景令我由衷地感动.
我凭职业敏感,认定在这个小小的病房里,展示着纯真的爱情,高尚的心灵.产生这一感觉后,我没有急于动笔,我明白涉及一个著名人物的事要谨慎,要占有大量材料,要拣取有特色的细节.于是,我先后四次去病房采访,向专门护理曹先生的护士们探寻细节.之后,我又赴复旦大学找谢校长的秘书进行外围采访.在这个基础上,再约谢教授作了一次专题采访.前前后后,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收集了大量素材,只觉得许多话已憋到喉咙口,就想一吐为快,此时才动笔.
本文标签:天津自考 教育类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tj.com)
《天津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