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天津自考网 > 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学习> 浏览文章

心理学学习笔记 学习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7:57 编辑整理:天津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学习是一种极其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广义地讲,学习是由产生的在行为或知识方面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改变,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既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各种行为习惯、态度、人格特质的形成。学习所产生的结果既可以是积极、良好的,也可以是消极、不良的。

一、学习的定义

    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的研究日趋系统与丰富,出现了诸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学习问题。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剌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近代的社会学习理论,则注重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此外还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习进行界定时,应注意把握下面两点:

    学习首先是一种适应活动。个体要生存,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适应有生理与心理两种。生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个体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行为的变化。心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个体心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行为的变化。学习属于心理适应范畴,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客观基础。

    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个体之所以能适应环境,是因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获得了有关,建立了一定的心理结构,并以此作为行为的调节机制。虽然这种结构是内部的,难以直接观察,但由于它是外在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因而其形成、发展状况可以依据个体的外在行为变化加以推断。很多因素,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均可引起行为的变化.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相对而言比较持久,并且变化速度与生理成熟相比也更快些。

    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定义为: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等研究的进展,为探讨学习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心理学家梅耶(Mayer,R.E.,1987)在整合有关理论及学习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如图4.7所示。

图4.7 学习过程模式图

    根据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 首先产生注意(A),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D)。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在的反应作用于环境。简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三、学习的分类

    学习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有不同类型的学习。下面列举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学习类型。

(一)依学习方式划分

    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1)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学习者将传授者呈现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现或加以利用。

    (2)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3)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4)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有两点需要明确。首先,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同样,发现学习中也存在着意义与机械的区分。其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不截然对立。接受学习为高水平的发现与创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二)依学习内容划分

    依学习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大类。

    (1)知识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可以表现为概念、命题、图式等不同形式,分别标志着对事物反映的不同广度与深度。知识的学习即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知识的学习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2)技能学习:指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种。心智技能指内在的心智活动方式,如各种学习策略、解题思路等等。操作技能指外在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各种体育运动技能。技能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为复杂,它不仅包括认识问题,还包括实际执行问题。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3)社会规范的学习:即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这种学习既包含对社会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等问题,因此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复杂,是人类所独有的,并且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

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几种常用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1、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复习的时间应该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地控制遗忘,此外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系统的不断的复习。根据有关研究,有效的复习时间最好做如下安排: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将要点加以背诵,或者阅读后尽快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所学的内容。
    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重读有关内容,将要点以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
    第五次复习,半年后。

    在每次复习时,究竟用多长时间是最有效的呢?是否复习时间越长,记忆效果越好呢?对人类记忆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事件的开始和结尾具有较强的记忆,而对中间的记忆较差。比如,若连续复习3个小时,那么只有一次开始和结尾,可能产生两头记忆效果好而中间记忆效果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这样就能够增加开始和结尾的数量,进而提高记忆效果。至于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可根据学习材料的趣味性与难易程度而定。

    2、复习的次数
    学习完某一新内容后,复习多少次最有利于记忆?这涉及过度学习的问题。所谓过度学习,即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这种重复学习绝不是无谓的重复,相反,它可以加深记忆痕迹以增强记忆效果。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比如,当你识记某一材料读6遍刚好能够记住时-那么最好你再多读两三遍。

    4、复习的方法
    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涌法,即阅读与背涌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还应尽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地进行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自然就使记忆的效果得到增强。

    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而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只有理解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忆并长久保持,反之,呆读死记的东西既难记,也容易遗忘。因此,复习策略应该与其他的学习策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该策略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

    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对学习材料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摘录和划线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以写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重点,许多研究发现,用自己的话去概括课文中的重点,比单纯地接受现成的概括语更能促进理解与记忆。此外,将所学内容列个提纲,逻辑清晰便于记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提纲可以将整个内容的核心思想及其有关细节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

以上是“心理学学习笔记 学习”的全部内容,关于更多天津自考资讯,请关注《天津自考网微信公众号》或者点击在线咨询 >>

本文标签:天津自考 教育类 心理学学习笔记 学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tj.com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tj.com/jyl181/7506.html



《天津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心理学学习笔记 学习》的文章

天津自考便捷服务